中石油腐败名单爆红网络 下属企业高管纷纷落马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邰筐 更新时间:2010-10-12 13:09:47
三人团伙:监守自盗,形成“群蛀”
在采访中,办案人员告诉记者,石油高管的腐败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条是基层部门领导权力过于集中,监管又严重缺失造成的。各级监督监察部门要么有牌子无行动,有制度无制约,久而久之,形同虚设;要么被拉拢被腐蚀,一个鼻孔出气,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小利益集团。其中,监守自盗的案例,以廖志农、赖新成、王兴林三人团伙盗窃案最为典型。
2009年2月26日,四川省自贡市中级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廖志农有期徒刑七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2万元;判处赖新成有期徒刑八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判处王兴林有期徒刑四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0万元。
案发前,廖志农任川西钻探公司钻具井控公司原自贡站生产办调度员,赖新成任川西钻探公司钻具井控公司原自贡站生产办主任,王兴林任川西钻探公司钻具井控公司原自贡站钻具队队长。
三人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多年,分别掌握着生产调度指挥、资产统计调拨、钻具井控装备管理和钻具工具回收、检验修复等方面的实权。面对利益驱动和金钱诱惑,他们利用手中掌管的权力,互相利用,彼此“照应”,相互“帮衬”。
在盗卖钻具的过程中,他们“各司其职”,有与买主联系的,有开具出门条的,有亲自开车装车的,可谓“分工明确”。他们利用周末值班的机会,以关心职工生活为名,把一同值班的职工安排回家休息,然后自己开车,将钻具调装到个体业主陈某、李某等人的运输车上,再以上级紧急调用等名义为借口,出面搪塞门卫放行,盗走大量钻具。共同的贪婪使三人心照不宣,10个月时间里5次盗卖钻具230根共获赃款83.54万元。(邰筐)
腐败“重灾区”扫描
分析中石油分公司落马高管的案例,加油站回购、工程招投标、销售采购三个领域是腐败重灾区
在中石油内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产品销售、招标投标等部门历来被认为是最“肥”的部门,因为这些部门的负责人掌握着“业务处置权”。而正是这些权力让他们拥有了相当大的寻租空间。
“加油站回购”背后交易
2009年中石油贵州销售分公司原总经理李怀忠落马以后,安庆、毕节、黔西南州等地区一批中石油企业相关人员和当地基层官员及民企老板被陆续抓捕。随着这些人员的落网,关于加油站收购过程中的权钱交易内幕被揭开。
据当年经办此案的检察人员透露,“他们先将某高速路某路段所需加油站信息提供给亲友,或收受民营老板巨额贿赂,让他们投资兴建、改建或购买、搬迁加油站,这些加油站每个投资成本从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然后再由中石油贵州分公司以高达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回购价买回来,在这种内外勾结、共牟暴利的情形下,不仅出现了一座加油站回购价高达900万的惊人价格,还出现了仅仅十多公里的高速路段建了三个加油站的怪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