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旬邑县
2009-09-25 点击数:8204
六、统筹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新农村建设组织保障
一是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积极实施“能人进班子”工程,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把懂经营、善管理、有见识的农村能人选拔到“两委会”班子中来。从大专以上毕业生中公开招考了14名村官,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激活了村干部的源头活水。二是创新村干部激励机制。从2006年开始,对新农村建设中成绩特别突出的村支书破格提拔享受副科级待遇,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并建立专门档案,工作报酬由过去的补贴变成工资,每月916元,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政治上享受副科级待遇,正常离任后享受国家干部的退休待遇,已有23名村支书享受了这一待遇。积极探索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对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连续任职满20年,正常卸任后,每年给予12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三是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实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党委成员包建基层党建制度,积极开展党建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活动。坚持“建、管、用”并重,扎实推进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新建活动场所64个,改建85个,使村级活动场所公房率达到100%。2007年,该县被省委命名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七、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增强县域内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后劲。
一是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重点围绕煤炭资源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先后与河北中达集团、山东新汶集团、山东王晁煤建集团等合作,完成了七里川、席家山等一批煤矿进行了改扩建,正在建设年产150万吨的青岗坪煤矿,原煤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上半年,全县原煤产量达到 350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增长74.8%。同时,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快建设土桥农产品加工工业园、中达工业园和太村产业园区,目前,已有8户企业入驻“一区两园”。二是积极推进城镇建设。该县把县城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的“龙头”,打了一场县城建设翻身仗。以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先后投资4亿多元,对县城街道进行了全面改造,建成了旬邑县时代广场、翠屏湖、旬邑宾馆、翠屏山山体亮化等一批重点工程,提升了县城的人气和品位,增强了带动功能。同时,重视抓好小城镇建设,投资4100万元,完成了底庙、湫坡头等9个乡镇镇区基础设施80%的建设任务。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的同时,积极推进卫生镇村建设,已有8个乡镇25个村创建成省市级卫生镇村。三是着力改善交通条件。交通是制约旬邑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该县先后建成了原丈路、土曲路,开工建设了土彬路、马照路、土照路,实现了境内乡镇之间旅游景区之间的环线联通;投资1亿元,完成32.8公里的福银高速彬旬引线工程,打通了对外交通的大动脉;开工建设咸旬高速,老区旬邑迈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四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制定优惠政策,放开创业领域,优化创业环境,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去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15户,私营企业40户,实现非公经济总值23.4亿元,二三产业的高速增长,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