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崛起 转型发展 惠民强县
中共吉林省抚松县委书记 李平
四是创新驱动发展原则。把改革开放作为生态化转型的强大动力。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勇于先行先试,创新全面生态化转型的体制机制。全方位扩大开放,创新资源对接模式。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抚松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促进产业生态化改造、城市生态化建设,使科技创新成为抚松生态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五是全民共享发展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富民工程,着力扩大就业,突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事业与民生工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使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六是和谐统筹发展原则。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推进社会公平政策化。把握全面,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适应,促进政治、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和“民生”这两大主题。发展是要务,抓住了发展,我们就抓住了全部工作的“牛鼻子”;民生是目标,抓住了“民生”,我们前进的方向就不会出现偏差。未来5年,我们要着重抓好产业转型、生态城镇化、民生改善、生态抚松建设等4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载体,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可以概括为“三三二”模式:做大做强旅游、人参、矿泉水三大生态型支柱产业,改造升级水电、医药、木制品三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现代服务、高新技术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以抚松新城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城镇化建设。全力打好抚松新城建设“三年攻坚战”,强力推进特色名镇建设,大力加强生态化新农村建设。
三是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努力建设和谐幸福新抚松。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与民主法制建设。
四是以绿色发展为基础,全力建设生态抚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经济建设,构建生态基础设施。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对于推动我县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要努力实现“六个新突破”:在规划落实上有新突破,在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上有新突破,在抚松新城建设上有新突破,在重大项目建设上有新突破,在工业提速增效上有新突破,在推进民生改善上有新突破。
(抚松县委书记 李平)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六十周年,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县域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弘扬县域单位的开拓进取精神、树立县域优秀领导人物形象、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和谐发展,受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经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县域经济发展信息中心与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共同组织编撰《半月谈•新中国60年经典——县(市)委书记话发展》时政庆典特刊。 县域经济在线网自7月20日起,隆重推出“县(市)委书记”专栏,全面报道入选特刊的百名县(市)委书记的先进业绩、系统宣传入选县市在新农村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特色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就。
欧阳淞 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田鹤年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
李 昌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副书记
龚心瀚 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
原 焘 中共中央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
郝盛琦 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副主任
宋奎兰 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原局长
陈 林 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主任
陈 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翟殿玉 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副主席
武志国 中共中央党校《党政干部文摘》副社长
郭晓军 中共中央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调研处处长
刘 文 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处长
魏光朗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政策》总编辑
翟炳恺 全国人大办公厅信访局原局长
刘 吉 国务院稽察特派员
张伟超 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
宋树友 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农业部原副部长
米建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
解思忠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
张锐源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
王胜利 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司长
金思宇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处处长
陈拂晓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原局长
《半月谈•新中国60年经典--县(市)委书记话发展》
珍藏版
谨以此书特别敬献给: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推动和促进中国经济步入世界强国之林的开拓者,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在县域基层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