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老的长城脚下,在浩渺的渤海之滨,一片美丽的沃土如画卷般展开,这便是“有山有海有长城”的千古骊城——抚宁。 这是一方神奇秀美的土地,依山傍海、钟灵毓秀,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文明。这里有长城背景下数不尽的沧桑、讲不完的故事,也有“骊城八景”看不够的山水、抹不去的印象,有戚继光镇守边关的摩崖题刻,也有海螺仙子凄美的爱情传说……这里依托秦皇岛,西望京津、锁钥东北[详细信息]
董家口长城
董家口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的东部,距抚宁70公里,南距秦皇岛35公里,董家口长城是明长城上的一座关口,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隆庆年间重修,致万历年间尚有增补,董家口长城全长8.9公里,现存完好城墙3000余米,破损的有1800余米,其余为险山峻岭,无墙,现存敌台31座,其中19座完好,12座破损,3座关堡中董家口、大毛山堡规模尚存,有围墙和城门,破城子堡自古毁损,仅存遗址,整体上看,董家口长城的完好率占60%以上。
董家口长城有三方面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如上所述,保持了明长城的原滋原味,是明长城原始状态最为完好的一个段落。其二,董家口长城所处环境为北方奇秀,这里地处暖温带,雨量充沛,植被状态良好,经国家测定,其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它有山林15682亩。占总面积的85%,在山木中,松、橡、杨、梨、杏等乔木混交,榛、荆、杜鹃等灌木杂簇,猕猴桃、山葡萄、葛条、穿山龙等藤本植物匍匐于石上,编织于林下,更有百草丛生,山花烂漫,不可尽数。山间林下有飞禽走兽数十种,生息繁衍,为绿荫拥簇的长城又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其三是董家口长城的文化内含丰富,长城建筑依山就势,形式多样,墙体有高矮,宽窄,陡缓,砖石之别,敌台各以所处位置有大小,长短,繁简之分。楼门上可见精美的石雕。从碑文和城砖印迹中可以考察其建筑年代,主修官员,施工单位。从建筑结构中可研究烤制雕凿垒砌粘和等各方面的工艺水平。
近年来,董家口明代长城以其完好的遗存,古朴的风貌,雄伟的气魄,秀丽的景色引来了无数中外各界人士旅游观光,成为展示中华古老文明的一方胜地。